您目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曾璜策划新展览梳理中国纪实摄影


曾璜策划新展览梳理中国纪实摄影

作者: | 来源:中国摄影家联盟 | 发布时间:2010-7-11


  由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担任策展人的“世纪之交的中国纪实摄影”专题展,近日在2010上海国际摄影周暨上海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会上亮相。展览通过解海龙、林永惠 、侯登科、吴家林、袁东平、王征、于全兴、姜健、刘铮、洪磊等10位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回顾梳理了中国影像艺术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纪实摄影。

  代表作打开纪实之路

  为什么选择这10位艺术家?曾璜表示,选择的依据主要考虑其在中国摄影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此外,还考虑到题材选择的挑战性,拍摄的难度,视觉表达的创造力和作品最终的完成度等众多因素。他认为这10位艺术家有其各自的代表性:一是那些纪实摄影理论构建上重要的作品:如解海龙、林永惠和袁冬平的作品,二是经典纪实摄影的代表作品:如侯登科、吴家林、王征和于全兴的作品;三是新纪实摄影的典型代表作品如姜健、刘铮和洪磊的作品。

  他认为,改革开放让那些中国艺术家可以突破传统的宣传摄影的局限,他们拍摄的许多作品构成了早期中国纪实摄影主流。如解海龙的名作《我要上学》,推动了摄影功能从“纪录社会”向“改变社会”的转变,在政治上为纪实摄影正了名,为以后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而林永惠1994年的《东北人》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政治争论,结果是导致了为历史负责,以纪录为己任的“纪实摄影”得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走向繁荣。

  “新纪实摄影”引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参展艺术家名单中也包括了像姜健、刘铮、洪磊那样的创作观念与方法与传统的纪实摄影截然不同的艺术家。他们被策展人曾璜归为“新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姜健反映中原农民生存状态的环境肖像《主人》,在中国摄影界引起了一场公开的争论:摆拍的纪念照是否可以作为“纪实摄影”作品?刘铮《国人》的拍摄始于纪实却成于观念,从关注镜头前的被摄体到关注艺术家内心的感悟;而洪浩则没有选择相机,而是采用由扫描仪采集、用计算机拼接的影像,极致地反映了“新纪实摄影”活动的各种特征,很好地表达了艺术家对所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记录和评判。

  曾璜指出,这些年轻一代的中国摄影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记录外部”转向“记录内心”。他们不仅强调自我感悟的表达,还在影像中融入了对拍摄对象、拍摄题材的评价。此外,还涉及到艺术家拍摄时的心态、拍照的纯粹度和拍摄者与被摄者之间的关系。从近几年出现的作品可以看出,表达艺术家内心感受的新纪实摄影在中国逐渐成为了摄影艺术的一个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中国摄影家联盟
Copyright 2010-2020 zgsyj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摄影家联盟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中国摄影家联盟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42362号
网站信箱:zgsyjlm@163.com 联系电话:400-616-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