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风景名胜 >> 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大修 纪连海等名家新砖上签名


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大修 纪连海等名家新砖上签名

作者: | 来源:中国摄影家联盟 | 发布时间:2011-9-8


ssl001.jpg

  工人开始清理碎片。9月7日,明十三陵最后一座未修缮的陵寝———裕陵,正式启动修缮。

  9月7日,作为明十三陵最后一座未修缮的陵寝———裕陵,正式启动修缮,这次是继清乾隆年间修缮后的首次大修。

  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此次修缮将持续到明年年底。经历此次保护修缮后,裕陵暂不对公众开放,但可接受学术团体或文物爱好者的预约参观。

  清政府曾修缮,民国期间又遭破坏

  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钱氏、周氏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十三陵中的第四座皇陵。始建于天顺八年(1464年),由8万余人用4个月营建而成,占地约2.62万平方米。在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曾对裕陵进行过修缮。民国期间,陵园的建筑又遭到破坏。

  明十三陵的陵寝大多由祾恩殿、祾恩门、棂星门、方城明楼等构成,近200年的风霜,已使裕陵显现出一派破败之相。祾恩殿、祾恩门均已毁坏,明楼虽未垮塌,但只剩下骨架,屋顶长满了荒草和野花。

  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建筑原汁原味

  此次十三陵特区聘请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等古建专家为裕陵的修缮工程顾问,由北京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设计。主要修缮项目包括:宝城补砌坍塌墙体、剔补酥碱墙面,更换马道地面;陵墙瓦面整修;三座门修复;祾恩门按明式仿建;祾恩殿遗址保护;陵内外排水系统全面疏浚等。

  全部修缮经费约2000余万元,修缮中将遵循文物保护法“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尽可能原状保留,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建筑的原汁原味。

  据十三陵特区办负责人介绍,裕陵是十三陵最后一座未修缮的陵寝,此次修缮只是保护修缮,修缮之后裕陵也并不具备大规模对公众开放的条件,缺少厕所、停车场等必要的游览配套设施。但对于文物爱好者和学术研究团体,可与明帝陵研究会取得联系,接受预约参观,不收取门票,只收取接待产生的服务费。

  ■ 焦点

  《明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指点”轻轨线路和过境道路建设

  十三陵景区内村庄建设将受限

  一项旨在对明十三陵陵区遗迹进行整体保护的规划《明十三陵文物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中。

  十三陵特区办主任张勇表示,该规划的范围以原十三陵陵区的陵墙遗迹为依托,总面积81.26平方公里,目的是要保证明十三陵完整的地形、地物、地貌。规划实施对十三陵的科学保护,处理文物保护同旅游、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意义重大。

  此前,昌平启动了北部山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了长陵镇,其辖区内12个明陵景区所在的村域全部划归到十三陵镇。据透露,未来这份保护规划将对十三陵陵区内的农业农民安置、核心区的旅游人口设计等问题提出意见,并提出具体的规划控制。

  农业活动将受约束和限制

  规划对目前十三陵地区的两条过境道路———110国道和昌怀路提出了一些建议,由于这两条道路目前为地区的主干道,规划中提出建议,希望未来使两条道路在十三陵境内的部分能相对独立,以免影响作为主干道对于文物本体的扰动。

  目前十三陵陵区内,与很多古建景区一样,有农民居住以及外单位占用的情况。规划对于这部分也提出了意见,希望农业增收能与区域的历史文化保护相互协调发展,同时对于陵区内的农业活动、村庄建设等要有一定的规划,进行约束和限制。

  轻轨建设与景区相互协调

  未来十三陵地区也将有轻轨到达,昌平线北起十三陵景区,南至城铁13号线西二旗站。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座,车辆段位于十三陵景区站西南。一期工程已经开通,二期工程为十三陵景区至城东站段。

  对于设于十三陵地区的轻轨线路,其车站设计怎样与十三陵景区相互协调,规划也将作出建议。二期工程计划2012年年底通车。

  据悉,十三陵特区自1981年成立以来,在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缮原则下,逐步加大对辖区内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遗址保护和日常维修保养。目前完成各类较大的文物保护项目20多项,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90%是自筹资金,修缮保护资金来源于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四景区的门票收入。

  ■ 现场

  “我给裕陵添块砖”

  纪连海等名家在新砖上签名;此次修缮将采取一些新做法

  “我给裕陵添块砖!”纪连海说。昨日,多名公众熟悉的明史专家和古建专家出席了裕陵修缮启动仪式。曾多次登上《百家讲坛》的明史专家、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北师大二附中教师纪连海拿起新砖,签上自己的名字,为裕陵修缮添砖加瓦。

  祾恩门大门早已不在

  进入裕陵,一种浓重的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祾恩门的大门早已不在,使得整个裕陵大门洞开;不过乾隆时期修缮留下的山墙尚未全部倒塌,留下古老而残破的墙垛。

  这次祾恩门的修缮方案是裕陵修缮中的一大创新,明裕陵保护修缮方案设计人、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称,这一设计方案在十三陵的修缮中还是“独一份”。

  明代的外壳清代的心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曾对十三陵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修缮中裕陵的很多部分都被缩小了建筑体量或进行改动,祾恩门就比明代缩小了体量,并改歇山顶为硬山顶。毛佩琦表示,后朝将前朝的建筑体量缩小的情况比较正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木料等自然资源的储备,后朝往往不及前朝。

  不过这次修缮还是保留了明代裕陵祾恩门的台基,台基的存在使得其同时保留了明代和清代的历史信息。韩扬称,此次修缮将整修现存台基,并按明代形制仿建三间歇山大门,同时保留清代遗存的柱础石,并加固清代残存的山墙体,“以后裕陵祾恩门就将成为一个有着明代外壳和清代心脏的建筑了。”

  明楼修缮“斗拱不离位”

  除祾恩门外,裕陵明楼的修缮也将采取一些新做法。为了使修缮对文物的干预度降到最低,明楼修缮计划采取斗拱不离位的修缮方式。与以往先拆下来进行编号,之后再放回原处的做法,这种做法的难度更高,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责任编辑:中国摄影家联盟
Copyright 2010-2020 zgsyj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摄影家联盟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中国摄影家联盟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42362号
网站信箱:zgsyjlm@163.com 联系电话:400-616-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