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风景名胜 >>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

作者: | 来源:中国摄影家联盟 | 发布时间:2010-9-2


    位于扶风、岐山二县交界的京当等村,是先周居民的生活栖居地。经过多年考古发掘,已发现岐邑城、宗庙、宫殿等遗址。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甲骨文骨片等珍贵文物。建有西周青铜器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了这里发现的许多考古珍品,尤以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有目前所发现最长铭文(493字)的青铜器-毛公鼎;有最大的青铜簋-厉王害簋(重30千克多)。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西周板瓦、筒瓦、瓦当,以及西周甲骨文、陶窑遗址等。


      这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历史上的周原范围北至岐山,南临渭水,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本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

 

  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在此进行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发掘。时至今日,周原的考古发掘已经获得了举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包括:对几处西周建筑基址的系统发掘;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成批的青铜器物;遗址中听见的大批刻辞卜骨;出土了其它一些具有珍贵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遗物。

 

  一、凤雏甲组建筑基址和召陈建筑基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是一处由庭堂、室、塾、厢房和回廊组成的台式建筑遗存。基址位于岐山县凤雏村南,1976年2月由陕西省周原考古队进行发掘。基址南北长43.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正门(朝南)之前横筑一长4.8米的门屏,门的两边是东西塾,各有三间。入门即为庭,面积约222平方米。中庭后即为主体建筑殿堂,共6间,各宽3米,进深6米,四周回廊环绕。殿堂后面是后庭,分为东西两个小庭,各为63平方米,有过廊和前后建筑相连。基址最里为5间后室,面宽23米,进深3米。后檐墙与东西厢房的后墙相连,使整个建筑通为一体,厢房筑于东西两边,对称排列,各8间,通长42米,进深6米。



  召陈建筑基址是1976年3月在扶风县召陈村发现。基址共有15处,其中以三处(F3、F5、F8)保存较为完整,并经过发掘规模也较大。F3的夯土台基残高0.75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基址东西间排列着七排柱础, 中间3排间距5.5米,西侧两排间距3米。中间3排由南到北排列着5个柱础,两侧2排各有6个柱础。F8的夯土台基残留0.76米,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其四周有卵石铺成的散水。基址上每间隔3米从南到北列有4排柱础,由东到西有8排柱础,两道夯土墙将基址分为三部分。F5南半部已遭破坏,仅存北半部分,东西长28米,南北残宽8米,东西排列9个柱洞,南北排列4个柱洞。

 

  周原的这两处西周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批建筑材料,数量最多的是板瓦、筒瓦,另有一些半瓦当。瓦和瓦当有大、中、小型之分。板瓦饰绳纹,部分带瓦钉,用之于固定;筒瓦饰三角纹或雷纹;瓦当均为半圆形,其中有部分回纹。这批瓦和瓦当,是当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瓦类建筑材料。 

 

  二、青铜器。

 

  近几十年来,周原地区的墓葬和窖藏中陆续出土了成批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起。



  庄白一号窖藏。1976年12月在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南发现。窖藏器物103件,是建国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其中74件铸有铭文,主要是微氏家族四代所铸的铜器,史墙盘有铭文284字,记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功业和史墙的家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许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极为精美。如折觥的盖前呈羊首,后为大兽面,通体遍雕夔龙纹,形制颇为别致。此外如商尊、商卣、折方彝等一大批器物,都有珍贵的观赏价值和史料价值。

 

  董家村窖藏。1975年2月发现在岐山县岐山南麓的董家村西150米处,窖内共出土37件青铜器,其制作时代由穆王至宣王时。 其中有铭文者30件,史料价值很高的有卫鼎、卫等。

 

  铭文是我国最早的一件诉讼判决书,是古代重要的法律史文献。九年卫鼎记恭王九年裘卫与矩以物换地的史实。董家村出土的这批器物铭文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料。



  1960年,扶风县齐家村南的窖藏发现了39件铜器,其中几父壶、柞钟、中义钟、中友父簋、白邦父鬲等28件铸有铭文。1963年,又在齐家村东发现了日己方尊、日己方彝、日己觥等器物。1960年,扶风召陈村发现的散车父器等19件器物。1974年,扶风强家村的师臾钟、即簋等7件器物。1978年,扶风齐村发现的即簋等器物,都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珍贵青铜器。



  三、甲骨卜辞。



  1977年夏和1979年春,陕西省周原考古队在发掘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时,在房内发掘了两个窖穴,出土了大批西周时期的甲骨。这些甲骨共计l7275片,包括卜甲16371片,卜骨687片,其中刻字292片。后来在扶风县齐家村发现了刻字大龟版1块,牛肩胛骨5片。这样,
周原遗址总共出土刻字甲骨近300片,总字数1009个,有不同的单字360多个,每片字数多少不一,少则一字,多则30余字,内容有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及人名、地名、官名、月象及其它内容共十大类。时间大都为武王灭商前后。

 

  周原甲骨卜辞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对于确定周原的性质和研究周人历史至关重要。它与殷墟卜辞一样,都是历史研究和古代文字研究的珍贵资料。 

责任编辑:中国摄影家联盟
Copyright 2010-2020 zgsyj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摄影家联盟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中国摄影家联盟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042362号
网站信箱:zgsyjlm@163.com 联系电话:400-616-0039